冷軋不銹鋼帶是通過冷軋工藝(常溫下對熱軋不銹鋼帶進行軋制)生產的不銹鋼制品,具有表面光潔度高、尺寸精度好、力學性能優(yōu)異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醫(yī)療器械、精密儀器等領域。
?
冷軋不銹鋼帶以熱軋不銹鋼卷為原料,核心工藝是在常溫下通過多道次軋制(配合退火、酸洗等工序)降低厚度、提升性能,具體流程如下:
原料準備:選用熱軋不銹鋼卷(厚度通常 3-12mm)去除表面氧化皮(通過酸洗或噴砂)。
冷軋軋制:通過冷軋機(多輥軋機,如 20 輥森吉米爾軋機)在常溫下多次軋制,將厚度減至目標尺寸(通常 0.02-3mm),軋制過程中金屬晶粒細化,強度提升。
退火處理:軋制后材料因塑性變形產生 “加工硬化”,需通過連續(xù)退火爐(溫度 800-1100℃)消除內應力,恢復塑性(根據(jù)需求選擇軟化退火或光亮退火,光亮退火可保持表面光潔)。
精整工序:包括平整(調整板形,減少浪邊)、切邊(修整寬度精度)、分條(切成不同寬度的帶材)、表面處理(如拋光、磨砂)等,最終得到冷軋不銹鋼帶。
接下來,跟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冷軋不銹鋼帶的核心特性是什么?
尺寸精度高
厚度公差可控制在 ±0.01mm 以內(熱軋帶通常 ±0.1mm),寬度公差 ±0.1-0.3mm,適合精密零件加工(如電子連接器、微型彈簧)。
板形平整,無波浪、側彎等缺陷,便于后續(xù)沖壓、折彎等加工。
表面質量優(yōu)異
冷軋過程不產生氧化皮,配合退火、酸洗,表面光潔度遠高于熱軋帶(如 2B 表面可直接用于外觀件),減少后續(xù)打磨工序。
力學性能可控
通過調整軋制道次和退火工藝,可控制硬度(軟態(tài)、半硬態(tài)、硬態(tài)):
軟態(tài)(退火態(tài)):硬度≤180HV,塑性好,適合深沖壓(如保溫杯內膽);
硬態(tài)(冷軋未退火):硬度≥300HV,強度高(抗拉強度≥800MPa),適合要求耐磨的零件(如軸承墊片)。
耐腐蝕性穩(wěn)定
冷軋不改變不銹鋼的合金成分(如 304 含 Cr18%、Ni8%),仍保持優(yōu)良的耐酸堿、抗氧化性能,且表面光潔度高,減少腐蝕介質附著,進一步提升耐蝕性。